志愿者故事

关注残障人士,尊重每一条生命

发布时间:2012-10-19    浏览量:1331

   人世间各种病痛、灾难总是会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降临,带给我们一时甚至是一世的痛苦,我们无法改变现实,能做的,只有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感恩的接纳并且去积极面对。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能去慧灵参观是很激动的,因为一直在做义工的原因,我接触过这个社会中存在着的许多弱势群体,上至90高龄的孤寡老人,下至福利院中被遗弃的幼童,每一次给我的感受都是不尽相同的。一直以来,我去到的地方都让我觉得很凄凉,即使他们笑得很开心,有吃有穿。这次的慧灵之行,是在我还不算是真正接触过社会工作这一领域之后,我带着更多的问题与想法开始了这样的行程。

       我记得刚踏上楼梯就冲着我们开心地打招呼问好的大男孩儿,记得他们用稀奇的眼神打量着我们,记得他们给我们的拥抱与友好。正像负责老师说的,这里的大孩子过得比我们幸福,他们活得简单,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同时只要能得到他人的一句简单的鼓励与夸奖就足以开心许久。记得我们看到他们的各种手工作品美术画作时的感叹,许多同学看似戏谑的“我们都做不到”之类的话其实是真的表达着我们的佩服与感动,因为看到那么优秀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是真的找不出其他的词来形容我们当时的心情。这也让我真正认可了“上帝在关上了你的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样的说法,我相信这样“特殊”的孩子一定有他们自己的“特异功能”,只是这样的世界是我们这群“俗人”所不能触及的。

       我们知道,目前国内这样的人多达上千万,但是民办的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很少有政府拨款,基本上处于一个自动自发的市场机制。这些民办机构不同程度的为这些智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包括智能、体能、沟通及语言、日常生活技能甚至是工作训练等等,他们的服务很有成效,但机构的运行以及数量也的确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知道了机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资金问题,人手问题甚至是机构的发展问题。目前做到这种程度的机构在我国还不算多,而每个机构所能接纳的人数又有限,那么,剩下的那部分人怎么办?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是个专业性很强且不轻松的职业,并且在我国目前地位还不是很高,进到这样的机构中福利待遇也不如其他单位,因而专业人士的接收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之前是站在一名普通义工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人,难免会有所谓“普救众生”的幼稚观念和想法,经过两个月的专业熏陶,加之此次慧灵之行,我对这些所谓弱势群体也有了新的看法。

       首先是与他们的交流上,真正面对他们的时候,紧张是最主要的感受,因为不知道该怎样跟他们打招呼,什么可以讲可以配合着他们去聊。看着老师们处理的游刃有余自是羡慕与佩服。智障人士因为智力发展受到阻碍,智力水平也较一般人低,缺乏抽象思维,因而与其交流也需要不同。但是在态度上,作为社会工作者,要把他们视为一般人来对待,与他们交流之前,要主动多的去了解他的习惯性格,他们的内心应该比我们脆弱,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很关键,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要吝啬夸奖,他们的思维模式很简单,一句表扬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大约每100个人中就有1个智障人士,数量庞大却长期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受到的来自外界甚至是家人的歧视,让他们因为长期的孤独甚至病情加重。因此,积极地关注与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出困境的最好方式。

       接触社会工作还不是很深刻,可能我们的理解还只停留在最浅显的表层,但我还是试图用社会工作的某些观点或理论来思考这个问题。

优势视角无疑是最合适的。优势视角是以优势为本的价值理念,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优势,作为社会工作者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去挖掘和发挥他们身上的潜力,找到成就感。我们知道优势视角目前已经被成功地运用到了农村残疾人的社会工作、老人、青少年犯罪等问题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以,如果把优势视角理论运用到智障人士服务当中是不是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前景很被看好。 我们在对智障人群的介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能力和优势,打破一贯将他们视为问题人群的标签化,不能用救助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他们,正如在慧灵看到的,也许他们的智力是有缺陷,但他们可能画出一幅幅佳作,编出一串串精美的手链,打扫干净每一层楼梯,在老师骄傲地说着“你们任何一栋楼上的楼梯扶手都不会有我们的干净”的时候,她脸上洋溢着的幸福表情绝对不会是刻意造作,那是打心底里对她的这群孩子的欣赏。此外,优势视角的目标强调的是案主自己想达到的目标而不是社会工作者的个人目标,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能力,打破一贯的救助模式,真正引导他们自己一步步地成长,在他们自身的能力基础上为他们制定训练计划。

       在这次慧灵之行中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让他们正常化。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一群体过度的保护,甚至社会上的广泛认知就是对待他们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这是不公平的,我们不能剥夺他们社会化的权力。围绕着智障人士的所有努力都应该以实现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年龄、社会角色关系为目标,我们要尊重他们同其他正常人一样获得成功的机会,他们也有权利享受正常的生活,这和他们是否某方面有缺陷无关。

       总之,尊重每一个生命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最起码的要求,多关注需要被关注的人,做到一个社会工作者的本分,助人者自助,或许在经过此次的活动之后才真正感受到社会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且崇高的职业。

 陕西师范大学   韩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