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智障碍者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和性成熟是自然而然的。心青年们对异性的好奇心和不自觉的追逐,对爱情的渴望,产生的真实的性与爱的需求是每位家长和一线社工都能真切感受到的。基于服务对象真实的需求,西安慧灵针对心智障碍群体开展为期2日的性教育课堂。本篇文章将从有关性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家承诺的背景出发,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智力障碍群体性知识与行为现状调研,并深入报道西安慧灵连续性小组心智障碍性教育课堂上半部分的课程内容和学员表现。
保护和促进残障人士的性与生殖健康权利
是国际共识和国家承诺
《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提出要保护和促进残障人士的性与生殖健康权利、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免费或负担得起的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第 25 条)。2008 年中国政府成为首批在这个公约上签字的国家(联合国,2006)。性与生殖健康及权利(SRHR)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了 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具体体现于 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关于健康、教育和性别平等的具体目标和指标中。
参与研究的残障儿童和青年总体缺乏性相关知识。他们对自我保护的了解相对充分,但对青春发育期、性生理、避孕和性传播感染 (STI) 的认知非常有限。不同障碍类型者表现出不同的性知识水平,其中视力障碍者的性知识水平最高,智力障碍者最低。 与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年轻人相比,智力障碍者对于学习男性和女性的生理解剖、友谊、爱情、婚姻、怀孕和生育等内容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 家长和教师对智力障碍年轻人在共公场合自慰的行为表示担忧。 研究发现,残障儿童和青年的总体性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与非残障的同龄人相比,他们面临更高的性与生殖健康风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见需求:中国残障儿童与青年的性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 9月12-13日,西安慧灵针对10名心智障碍青年在慧灵艺术中心开展了连续性小组的心智障碍性教育课堂。
本次课堂希望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 普及残障青年的性教育知识,。
2. 加强残障青年自我保护意识,清楚身体隐私部位的保护。
3. 残障青年在青春期得到照顾者的关怀支持。
本次性教育课堂融合了视频教学、游戏教学、任务驱动、小组讨论、手绘画报和宣传倡导活动等多种方式,课程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1. 认识两性,男女有别;
2.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3. 异性交往礼仪;
4. 我们约会吧。
西安慧灵将分为两篇文章记录报道本次干货满满的性教育课堂,本文为第一篇。
01 认识两性,男女区别
本次课堂的负责本次课堂的社工胡丹和陈欢超精心准备了大量的男女明星照片,不仅有具备典型两性特征的长发美女和英武帅哥,还有不少具有迷惑性的中性化明星造型和男扮女装的照片。心青年们上台自信分享自己喜欢的“异性”明星照片,在社工的引导下总结出异性的外貌和妆容服饰特征。
通过分组讨论和汇报,我们欣喜地发现心青年们对于同性和异性眼中的男女生描述很清晰,几乎与普通人无异。不仅能描绘出两性的基本外貌特征,更有很多涉及气质、兴趣和社会期待的描述也都符合常识。此外,通过观看视频,心青年们深入了解了男、女生生理特征差异,包括:1. 男女身体结构的不同;2. 我从哪里来;3. 隐私部位的保护。社工陈欢超还用图片遮盖人偶的形式让心青年了解到哪些部位需要保护。
在“我的社交圈”环节,心青年们分2组讨论,需要完成各自小组社交圈的绘制。首先,心青年需要回忆自己从晨起到入睡前接触到的所有人,梳理自己的社交圈。接下来,在社工胡丹的引导下,通过写字和贴图的方式,两组心青年要学会辨别自己的社交圈中谁是安全的,谁是危险的。最后环节,心青年需要勇敢地上台介绍小组成果。有图有真相,心青年这这环节的表现是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呢?
通过后续的知识竞答和情景模拟,心青年们学会了辨别安全的社交距离与行为,在社工们的引导下分析了每个圈层人物可接受与要拒绝的接触有哪些。
在“了解性侵,保护自己”的学习内容中,通过观看视频、PPT讲解和互动讨论,心青年学习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什么是性侵?2.性侵案例分享?3.自我防卫小知识?4.遭遇性侵怎么做?
西安慧灵第一天的心智障碍性教育课堂顺利结束,学员们在欢乐的游戏中认识彼此,在热烈的讨论中收获社工和同学对自己的肯定,在有趣的问答中汲取了丰富的性教育知识。大家都十分期待下半部分更具实操性的课程——“异性交往礼仪”和“我们约会吧”。如果你也和心青年一样好奇下半部分的实践课程,请继续追踪西安慧灵的推文。